跳转至

Lec7 PRG PRFs PRP & MAC#

约 1614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

Abstract

本讲的内容比较杂,先补充了上讲提到的PRFs vs. PRG; 再介绍了PRPs以及基于IND-CPA的具体应用:CBC-model ;至此,本课程关于数据安全“机密性”的部分告一段落,在本讲的后半部分,将注重数据“完整性”部分的引入,即介绍了MAC的定义,起过渡作用

Key words: PRFs vs. PRG;PRPs; CBC-model; MAC

PRFs vs. PRG#

已知结论PRFs \(\Leftrightarrow\) PRG,由于证明过于复杂,我们给出简单的构造形式和思路

书中参考P78

PRG\(\Leftarrow\)PRFs#

相对简单,通过字符串连接实现: $$ PRG(k)\mathop{=}^{def}PRF_k(1) \vert\vert PRF_k(2) \cdots \vert\vert PRF_k(l) $$ 简单来说就是绑定index后,通过内嵌的形式再做extension.

PRG\(\Rightarrow\)PRFs#

Attempt1#

一种很naive的想法是用PRG生成一串非常非常长(指数级)的字符串,再从中分割出\(K=1,K=2,\cdots ,k=2^r\)段的PRFs.

1730347397570

正如前面所说的,这个字符串非常长,而且是线性的,意味着每一次想要获得一个PRF就得从头全部重新生成一次,效率非常低。

这个方法在小输入的时候的可行的

Attempt2#

上述线性的构造是\(O(l)\)的,我们自然可以想到,引入二叉树,可以把复杂度压缩到\(O(\log l)\).对于二叉树形式下的安全性证明我们直接省略。

1730350110958

\(Theorem\): F is PRFs under the assumption G is PRG

同样使用Hybrid Argument,构造\(n\)组Game

\[ \begin{align} & Game0:all\quad G,\\ & Game1:all\quad G,but\quad layer1,\\ & Game2:all\quad G,but\quad layer1\quad and\quad layer2,\\ & \cdots\\ & Gamen: all\quad Truly Random\\ \end{align} \]

省略严格证明

PRPs#

考虑具体的加密方案,如果想要实现任意长度的加密,我们可以利用CPA进行逐一比特的加密:

\(m=m_1\vert\vert m_2\vert\vert \cdots \vert\vert m_l\)

\(c=Enc(m_1)\vert\vert Enc(m_2)\vert\vert \cdots \vert\vert Enc(m_l)\)

这个加密方式是符合IND-CPA安全定义的(前面已经提及),但这显然是一个比较低效的加密方式,每一比特加密后都会扩展出额外冗余的信息,让\(c\)变得非常长。理想情况下,密文长度应该和明文长度相同(显然不可能小于,否则必然会有信息丢失,无法复原明文信息)。可以简单地认为,理想条件是苛刻的,那么不妨稍微放松条件,即密文长度比明文长度多一个常数是可以接受的。下面介绍的PRPs就可以做到这一点。

PRPs,Pseudo-random Permulations.它是一个 置换(空间的一组排列),记作\(Perm_n\),即存在逆函数,等价于一个一一映射,是相同长度\(n\)\(Func_n\)的一个子集。对于空间\(\{0,1\}^n\),有\((2^n)!\)种置换,即:

\[ size(Perm_n(\cdot))=(2^n)! \]

\(n! \approx \frac{n^n}{e^n}\),是super-exp级别的,远远大于\(2^n\)

在定义上,PRPs和PRFs是类似的。PR是它们的安全属性,即它们都满足伪随机性,P与F则是它们的功能属性,前者是一个置换(即排列),后者是一个函数

1730948808475

我们对PRPs不多做介绍,只给出它的定义:

1730351363351

其中,满足伪随机性要求的表述如下: $$ Pr[b=b^{\prime}]\leq \frac{1}{2} + negl(n) $$

补充

教材中把满足伪随机性的PRP称为“强的”:

1730948970197

至此,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一个重要结论:

\(Theorem:\quad OWF\Leftrightarrow PRG\Leftrightarrow PRFs\Leftrightarrow PRPs\)

CBC model#

Block Cipher#

是PRP的一个别称,且Block Cipher也可以用来构造Stream Cipher

加密操作模式#

是用分组密码(PRP)来加密任意长度消息的基本方法。常见的加密操作模式有:电子密码本(ECB)模式;密码分组链接(CBC)模式;输出反馈(OFB)模式;计数器(CTR)模式等。在这里我们仅展开介绍CBC model.

需要注意的是,分组密码是与流密码相对应的概念,在后面我们也会比较二者的优劣

对于上讲提到的加密函数\(Enc\),为了让它能够加密多条信息,我们采取了以下定义消除了它的确定性: $$ Enc(m,sk:r):=r,F_{sk}(r)\oplus m $$ 这个加密函数产生的密文把原来的明文长度扩大了两倍(\(L \rightarrow 2L\)),因为每加密一次,我们就要重新生成一个纯随机数\(r\),虽然这比前面提到的逐位加密要好太多,但是仍然不够。CBC Model尝试减少\(r\)的数量,来获取摊还意义下的密文长度比明文长度仅仅差一个常数。

1730369287812

在CBC模式中,我们把上一组的密文和这一组的明文异或后整体作为输入,输入到伪随机置换中,即: $$ Enc_{sk}(sk,m:r)=r,P_k(m\oplus r) $$ 1730951669553

可以证明,如果\(F\)是伪随机置换,那么CBC加密模式是CPA安全的。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,就是它也是线性的,这也就是说,如果要加密明文分组\(m_i\),我们依赖于密文分组\(c_{i-1}\),所以每组的加密必须从头来过。

MAC#

从这里开始,正式进入对数据”完整性“的讨论。在前面六讲中,我们集中于数据”私密性“,考虑的是如何让Adversary不获取明文信息的内容,而有些信息并不care私密性,但是它却很需要完整性,即它不能被篡改,需要有高的可信任度。”完整性“和”私密性“作为数据安全的两个特性,它们是完全正交的,不能强行在它们之间建立关联。

MAC: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,它是在对称加密背景下定义的,也就是我们总假设信息交流双方共享一个密钥\(sk\),这也是我们区分MAC和数字签名的最根本理由,因为数字签名是基于非对称加密背景的。

Syntax of MAC#

1730951922043

\[ \begin{align} Gen(1^n)&\rightarrow sk\\ MAC(sk,m)&\rightarrow \tau\\ verify(sk,\tau,m)&\rightarrow 0(invalid)\quad or \quad 1(valid)\\ \end{align} \]

MAC-Secure#

和之前一样,定义一种安全需要定义敌手的能力和“Break”的含义。其中,敌手仍然是PPT的,对于Break如何定义,我们定义了MAC实验:

1730952280094

1730952362774

1730952380662

也叫做 Unforageability-chosen Msg Attack (UF-CMA),图示:

image-20241116184112877

A获胜的定义如下:\(Pr[Awins]=Pr[verify(m^*,\tau^*)=1] \land m^*neveroccur\)